image.png

 

穗科贸〔2021〕3号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关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工作方案的通知

 

院属各部门:

现将《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贯彻落实。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2021年1月23日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全国职业院校

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工作方案

 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关于公布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究院成员单位的决定》文件精神,学院获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为了推进中心建设工作,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为指导,让“立德树人”深植于课堂,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全校教师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在课程教学中融合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等正能量知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共建,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提升我院人才培养能力。

二、建设目标

形成全校教师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并付诸教学过程新局面,培育一批专业特色鲜明、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示范课程,争取近三年建设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1~2门,建设精品课程思政数字化教材并公开出版10本;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1个;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争取培养校级教学名师10~15人、校级教学团队3~5个、省市级教学名师1人以上,省市级教学团队1~2个;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说课”等比赛,争取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10~15项;校级课程思政教研教改项目立项30~50项,省市级项目立项5~10项。

三、工作机构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由学校领导任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领导任副主任,其他相关部门领导及各二级学院负责人任工作组成员。

中心主任:丁  霞

常务副主任:丁西泠

副  主  任:曾兰燕

工作组成员:李湘滇、陈燕燕、纪  伟、王爱晶、

邬厚民、叶  萍、张红伟、汤中军、

王永祥、张学炎

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统筹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及管理工作。

四、工作内容

(一)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意义

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职业学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充分认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引导各教学单位要把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作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二)建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推进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示范课程建设

加强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的融合,让所有专业、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紧紧抓好课程建设“主战场”,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在所有课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贯彻到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计、教材选用等课程建设各方面,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突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找准育人角度,系统整理和分析每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和思政教育融入点,有针对性做好课程标准制定和课程设计工作;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近三年,建设含多专业视频、图片、文字、课堂实录等资源的课程思政资源库1个;建设30~40门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示范课程,争取国家级、省级课程1~2门,建设10本精品课程思政数字化教材并公开出版,发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案例3~5个。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紧紧抓住师资队伍“主力军”,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学质量评价、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养的重要内容,积极鼓励支持高级职称教师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推动广大教师深度参与课程思政工作;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的重要内容,确保每位专任教师都接受过课程思政培训;充分发挥教研室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健全协同工作机制,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培养师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在各教学单位、各专业打造高水平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近三年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争取培养校级教学名师10~15人、校级教学团队3~5个、省市级教学名师1人以上,省市级教学团队1~2个。

(四)以教学能力大赛、“说课”比赛为抓手,切实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每年积极开展教学能力大赛、“说课”比赛,以国家级、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为标准,按照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大纲编写、教案课件制作、课堂授课、教学评价、实训实习等课堂教学各环节和全过程;坚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避免生搬硬套和单向灌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效果;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水平。近三年争取获得国家、省市级教学能力、“说课”比赛等奖项10~15项。

(五)项目推进,促进课程思政工作落地落实建出成效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每年通过质量工程,积极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研项目,努力形成“院院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课程思政良好局面。近三年积极建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0~50项,争取获得省市级项目5~10项。

五、工作安排表

日期

工作阶段

工作及目标

责任部门

备注

1月15日

撰写工作方案

撰写《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工作方案》

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1月25日前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工作方案》报送学院党委会通过并下发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


2月28日前

工作部署

召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部署会议

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他二级学院


3月1日前;

9月1日前。

修订《课程标准》及督导、同行、学生评教标准

各教学单位组织教研室按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修订本学期开设的全部课程的《课程标准》,修改督导、同行、学生评教标准

各二级学院、质量监控办公室

此项工作每学期开展一次

日期

工作阶段

工作及目标

责任部门

备注

3月20日前

开展课程思政讲座

组织开展课程思政讲座,提高认识

马克思主义学院

此项工作每年至少开展一次

3月30日前

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说课”比赛

开展教学能力比赛、课程思政“说课”比赛,每年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奖项3~9项,发表课程思政改革案例1~3篇

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他二级学院

此项工作每年开展一次

4月30日前

质量工程项目建设

每年遴选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示范课程5~10门;校级教学团队1~2个、教学名师1~2人、教研项目5~10门;积极争取省市级项目3~8项

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他二级学院

此项工作每年开展一次

5月20日前

质量工程项目开题

聘请校内外专家组织课程思政项目开题,促进项目建设

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二级学院

此项工作每年开展一次

10月15日前

研讨会

召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研讨会

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质量监控办公室、各二级学院等相关部门

此项工作每学期开展一次

12月31日前

课程实录、资源库建设、教材建设

录制学院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及教学骨干课程实录、微课;收集课程思政图文案例,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新编或修订教材中融入思政元素

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质量监控办公室、各二级学院等相关部门


11月15日前

总结工作

各二级学院撰写课程思政建设总结,并交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汇总;

学院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并提出次年工作目标、计划及要求

各二级学院等相关部门

此项工作每年开展一次

六、保障与激励措施

(一)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定期部署和研究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及问题,推动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转化应用。

(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由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质量监控办、组织人事处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二级学院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和部门工作计划,融入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实践研究、评价考核等各环节的规范实施,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责任。

(三)经费保障

积极筹措课程思政建设资金,突出课程思政的要求,强化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支持,主要用于课程思政学习培训、教科研课题经费、课堂实录、微课录制等,激励、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经费纳入学院教学经费统筹(单列),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安排建设资金,严格资金管理,加强绩效评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

(四)激励措施

结合学校实际,在各级各类表彰奖励、业绩考核中,突出课程思政的要求,强化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支持,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管理及考核,考核成效也将作为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办公室     2021年1月2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