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幼教:怎样教出孩子喜欢的好老师
文章来源: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时间:2022-12-15 09:08:25
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2022-12-15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历来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一环。对于高职幼教专业的教师来说,更应如此。他们一方面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另一方面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为高职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并要求各地应于2022年年底前展开本年度“双师型”教师认定相关工作。这标志着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顶层规划走向具体实施,进入实质性阶段。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程教师的比例,从2019年的三成左右到如今的过半,有效解决了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难题。”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陈鹏如是说。

陈鹏介绍,按照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至少具有一年的幼儿园教育服务经验。这就意味着所有的专业课教师都应该深入了解实践,具有“双师型”教师素质。

学前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双师型”教师如何才能讲出“实践味”?

关注教师“双师”能力再提升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曲介绍,在师专、幼专这一类学校里,“双师型”教师,尤其是初级“双师型”教师数量相对充足,基本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但部分新开办的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则存在不小的缺口。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全国3012所高等学校中有1095所都开办了学前教育专业,其中10年内新增的有591所,占比五成以上。部分新开设这一专业的高职院校招生量大,但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只有一两名新聘教师,缺口量值得关注。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成军提出,界定何为“双师型”教师,标准“有宽有窄”。他指出,“如果将‘双师型’教师理解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既满足‘具有一定的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的实践条件,又满足‘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者其他相关专项技能证书’的证书条件,那么大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约能占到50%,基本实现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的政策目标。然而,‘双师型’教师若特指具有‘实际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即全职幼儿园教师岗位经历的在职专业教师,数量则相对短缺。”

“长期以来,幼儿园在师范生专业成长、幼师教师‘双师型’素养提升中发挥了‘重要阵地’与‘合伙人’的角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但离高标准还有一段距离。”陈鹏表示,从教师入口来讲,幼师院校聘请的教师多是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缺乏一线实践经验,存在“眼高手低”“理论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一时很难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从教师认定来看,现行标准企业导向明显,并不完全适应学前教育专业领域“双师型教师”的发展需要。“如中高级‘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规定,应获得国家职业资格中高级以上证书,但实际上,幼儿教师资格证并没有中高级之分。这会阻碍他们走向高级别‘双师型’教师的道路,挫伤积极性。”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仅仅是教师占比的数量达标,关键还是要落在教师‘双师’能力的再提升上。”成军强调。

深度融合“高—幼”两类教育场域

学前教育的“双师型”教师,有何独特之处?

在刘曲看来,关键在于师德高尚和教育理念先进。“学前教育领域的‘双师’,很难有什么高超的技艺,例如,能直接改造生产流程或工艺。而教育实践的能力通常又很难演示给学生看,实践效果也很难立竿见影。”

“学前教育领域的‘双师型’教师,与通常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不同,有其专业的特殊性。”陈鹏强调,学前教育是涵育幼儿成长的教育领域,具有人文性和情感性等特点,因而学前教育领域的“双师”要深入了解幼儿园实践中有关孩子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尤其要关注其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将实践经验运用到职业教育课堂上,实现“高—幼”两个教育场域的深度融合。

刘曲指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双师”群体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幼儿园教师走向高校讲台,二是高校教师获得“双师”资格。前者学科体系不系统、理论高度不够,缺乏教育理论指导和对接,“实践味儿”太浓;后者平时教学和科研任务重,参与幼儿园实践过少,“实践味儿”不足。

“当有实际保教一线或管理岗位经历的优秀幼儿教师或园长走上讲坛,无论是面对幼儿还是高职生,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是一致的。他们受聘于高校,自身学力本就优秀,又自带一线案例与实践经验,能够较好地贴近幼儿园教育实际开展教学。”成军补充道。

陈鹏建议,在一线实践锻炼中,“双师型”教师可以将高职生带到幼儿园,采用沉浸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幼儿园五大领域、环境创设等教育教学各环节工作,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从“引进来”“走出去”入手实现发展

学前教育“双师型”教师,如何实现更长远发展?

“今后,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入手。”成军指出,一方面要完善机制,灵活引才,发掘、吸引更多优秀的一线幼儿园教师、园长进入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必要时,可在人才招聘中单列面向学前教育机构在职教师的招聘通道,适当降低学历层次等要求,设定更加匹配幼儿园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的条件标准。另一方面,要量身定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标准,充分考量教育类专业的特点与差异,不断完善配套的考核激励制度,督促激励在职专任教师“走出去”,提升“双师素质”。

“实践证明,‘走园’教学确实可以有效提升教师们的实践教学能力。”成军认为,高职院校要做好顶层设计,鼓励、支持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幼儿园的保教活动和园本教研,形成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专业氛围。

刘曲进一步建议,应联合实践基地,打造“双师型”教师培训平台,既要对幼儿园教师进行理论培训与指导,也要为高校专业教师提供实践平台和资源。“同时,严格落实师范类专业认证和‘职教20条’中关于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要求,为高校教师‘松绑’,为其提供充足的幼儿园实践锻炼时间和机会。此外,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出台相关制度文件,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日常考核与监督引导。”

“学前教育不是产生经济效益的行业产业,而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事业。”陈鹏表示,对于学前教育领域“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应强化其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教材开发、综合育人方面的成果与成效,注重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同时,还要结合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等行业标准特点,合理设置‘双师’认定条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