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革故鼎新、砥砺奋进,以科学务实的举措、坚决落实的韧劲,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艺术眼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着力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塑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机统一。
知其所来、明其将往,让红色基因在时代进程中擦亮育人底色
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具有导向性,提高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有效性,要在定向导航上下功夫,引导青年深扎信仰之根、赓续红色基因之魂,确立正确的成长方向,尤其是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这正是学校在立德树人中的根本遵循。
上好开学第一课,激扬拳拳爱国心。每年开学季,校党委书记、校长都会给大一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课”。《赓续红色基因 担当强国使命》《践行抗疫精神 激扬青春梦想》《怀抱梦想担大任 意气风发新征程》……“第一堂思政课”以各种主题开展了6年,学校党政领导带头上思政课,为新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今成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思政工作的“新传统”。
学好红色信仰课,砥砺殷殷报国情。每年清明时节,学校都会组织师生缅怀学校老校长万启盈,传承和弘扬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启盈精神。作为学校首任校长,他一生全情投入新中国印刷事业,感人事迹被排演成爱国话剧多次登上学校舞台。“节日里的党史教育”、演绎田汉家国情怀的毕业大戏《狂飙》、新四军研究会老同志的专题党课、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200多组艺术创作、“百年征程 匠心筑梦”非遗艺术作品展……这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红色信仰课,无不激励着每一名学子志存高远、奋楫前行。
用好社会实践课,炼就熠熠强国志。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走过5个年头,5年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小叶子”们用专业技能服务进博会。录入、审核、校对、制作、加芯、覆膜……制证过程一丝不苟,工匠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志愿者们用小小的卡片赢得大大的赞。2022年暑假,100支学生社会实践队伍,聚焦文化、政策、环境、社会现状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调研,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增信仰,在实际行动中跟党走、长才干,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各实践队伍入老区、进社区,向下扎根增磨炼,知行合一有作为,优秀实践团队参加上海市“知行杯”赛事获得多个奖项。
强基固本、实践立行,让教师队伍在全面成长中提高育人质量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学校始终重视发挥教师育德育人主体作用,鼓励教师为学生提供价值引领、人生启迪、学业指导、个性辅导、发展引导、生活关怀等全方位的关怀和帮助,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坚持一个标准,实施“师德铸魂计划”。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强化学校党委对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统一领导,实施“师德铸魂计划”,构建“教育、宣传、考核、激励、监督、惩处”六级联动师德教育工作机制。加强教师师德实践基地建设,培育“德艺双馨”师德文化,学校先后在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市印刷包装行业龙头上海界龙集团创建教师德育实践基地,定期选派教师到基地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年度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工作案例评比,通过各级党组织开展“我身边的师德师风”主题活动,弘扬师德师风典型事迹,激励教师队伍立足岗位、履职担当。
实施两项计划,打造教学创新团队。“两项计划”是指试点骨干教师激励计划、申报高技能人才培养团队建设计划。学校树立了“以教学为导向”的质量观和“以能力为本位”的评价观,建设了一支名师引领、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拥有多名国家及上海市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多名教师担任了国家及行业标准委员会委员、赛事裁判,在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团队的建设坚持一流团队建设目标,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坚持优胜劣汰的质量导向,坚持制度创新和政策激励,发挥团队在“瞄准国际一流,汇聚一流人才,打造一流专业,培育一流工匠”中的群策群力作用。
聚焦三个重点,提升教师职业能力。一是聚焦结构优化,把好人才进口关。修订完善学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引进学校。二是聚焦能力提升,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围绕教师核心能力维度,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设计分层次的培养内容体系,全方位提升教师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能力。三是聚焦考核评价,强化结果运用。加强教职工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制度,修订完善教职工职称、职务评聘政治思想考核指标。在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的各个环节,推动全体教职员工把工作重心和目标落在立德树人实效上。
做优做强、同向同行,让思政教育在教学中奏响育人强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学校始终发挥思政课主渠道功能,把学生“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作为评价思政课的重要标准,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同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让“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蔚然成风。
传授知识、讲授真理,做到有“知”。办好思政课,首要就是抓住“讲道理”这一思政课的本质。在课程建设上,一是注重基本理论的讲授,强化理论逻辑和学理支撑,坚持用深厚的学术讲道理,在理性分析中解疑释惑,在回应学生思想困惑中传播思想理论。二是善用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用学术和思想的力量引导学生对党的科学理论真懂、真信、真用,让真理和思想的光辉绽放在思政课堂上。
爱听爱学、听懂学会,做到有“趣”。一是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教法,采用主题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建设系列在线课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三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走出教室,与专业、实践、生活相结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团,为企业、社区、机关开展系列宣讲活动。
心有所悟、回味无穷,做到有“味”。用事实说理论,用故事讲道理,让现实生活成为思政课的丰富源泉,使学生自觉接受思想的熏陶、价值的引领,从一阵子的学习变成一辈子的坚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学校思政课教师紧扣时代主题,紧跟时事热点,将生动的防疫素材融入到教学育人中。一是用防疫知识、典型事迹教育人,拓展育人宽度;二是用生动实践、身边故事鼓舞人,提升育人温度;三是用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引领人,增强育人厚度。
示范带动、协同发展,做到有“效”。2012年,学校率先在上海市高校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十年来,学校全力打造上海市和全国课程思政特色品牌,集全校之力建设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秉持“三重”特色,首创了以“三寓三式”课程思政范式为特色的“课中课”2.0版。同时,积极推进全国首个课程思政国家教学成果奖的应用推广工程,发挥课程思政改革辐射效应。
全面调动、多元汇聚,让育人主体在改革创新中发挥育人合力
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是系统工程,需要层层激发动力、形成共识。学校一方面建章立制、立梁架柱,优化内容供给、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高水平育人体系;另一方面突出改革重点,改进工作方法,精心设计实践载体,浓厚“三全育人”氛围,全面调动所有人员的育人意识,形成育人合力。
完善“三全育人”长效协作工作机制,确保“三全育人”保障有力。成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系部常态协作和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围绕“十大育人”体系,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形成多个工作小组,建立快速、有效的部门联动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心理咨询教师、辅导员等育人共同体,厘清职责,强化责任,确保每支队伍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统筹推进“十大育人”质量提升工程,确保“三全育人”实施有力。构建“多层级有效协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机制,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构建“平台建设+制度设计+体系建设”工作模式,着力加强科研育人;构建共生型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扎实推动实践育人;打造“一心两环三结合”校园文化格局,深入推进文化育人;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求实求新”体系,创新推动网络育人;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一体化工作格局,大力促进心理育人;提升依法治校和科学管理两大工作能力,切实强化管理育人;紧扣“融入”与“深化”,不断深化服务育人;坚持“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经济帮扶”工作理念,全面推进资助育人;突出党建引领与体系协同,积极优化组织育人。
扎根中国大地,奋进时代征程。当前,“匠心筑梦铸魂育人”行动正在校园里开展得如火如荼,学校将进一步筑牢学生信仰之基,以党建领航思想政治教育、领航教师教书育人、领航教育教学改革,从加强历史观、时代观、成才观、创新观教育四个维度出发,着力提高“三全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领学生不忘初心,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扬帆起航。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陈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