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及其实施路径
文章来源: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时间:2018-12-20 15:55:14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018-12-20

摘要:高职院校面对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性调整的新常态,普遍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办学规模与自身发展需求不匹配、忽视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和创新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高职教育应该着力从扩大有效供给入手,采取全力推进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加重视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实施、建立体现高职特色的“三个课堂”相结合的育人体系等措施,有力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以满足需求端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教育供给侧需求侧高质量实施路径

供给侧改革是党和国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11月10日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致力于提高供给端的质量、效率、优化与创新,用改革的思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进结构调整、模式创新、资源优化,去除刺激需求的单一约束,挖掘市场潜力,释放我国经济发展活力。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重塑企业提质增效、激发经济增长活力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重要任务。所以,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逻辑起点,更是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大都是由政府来推动的,而高职院校作为供给侧最重要的主体却对市场敏感度不高,供给水平低。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探索发挥高职院校要素及其相关关系的作用,优化办学结构,促进有效供给,加快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当前高职教育存在严重的供需错位问题

高职院校面对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性调整的新常态,出现了专业设置重复低效、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等现象,导致高职教育不能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出现人才无效供给、错位供给,以及忽视学生发展多样化需求等问题。

1.高职教育发展不能适应需求侧的要求。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脱

节。高职教育理应是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面向市场的观念,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努力做到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专业就办什么样的专业,社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然而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仍然深受计划经济时代思维模式的影响,市场意识淡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不匹配,尤其是在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规格与需求规格出现脱节,不能满足需求侧的要求。例如在人才培养上,考虑职业岗位要求少,考虑自身专业因素多。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还体现不出这一类型、层次人才的不可替代性。例如大量培养的财会类专业、传统制造类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相对过剩;而社会急需的智能化服务类、数字化设计类、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2)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忽视了学生发展多样化的需求。由于学习者自身素质和发展需求的多样化,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定位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应该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质量观的要求,转变单一的质量标准,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不同的高职院校根据生源的差异性,可以有不同的人才质量标准、同一学校不同专业或同一专业根据不同的生源,也可以有不同的质量标准。然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几乎用同一把尺子来对待所有学生,对学生都采用同一种质量标准,同一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等。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培养目标的定位比较单一,主要是培养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另外,一些高职院校一味迎合企业要求,过于强调以职业实践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注重对岗位动手能力“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专业知识及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等“软”技能的培养,人才培养“工具化”倾向严重。这些都脱离了利益相关体学生的实际需求,例如,数控技术专业,高职院校购置很多数控加工设备,并且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训练学生的数控加工技能,而事实上现在企业的数控加工技能人才95%以上来自技校、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以及短期培训出来的农民工,高职院校实际上做了违背大多数学生就业意愿的无用功,即忽视了学生就业需求的要求;又例如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花了大量时间去训练学生叠被子、端盘子等技能,事实上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不愿意从事一般的服务员岗位工作。所以,不是社会不需要一般加工技能人才和一般服务人员,而是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不愿意从事简单技能岗位的工作。不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而是急功近利的短视眼光和短期行为,无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无视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所以这种教育得不到需求端即利益相关体学生的认可。

(3)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与自身发展需求不匹配。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通常以学校的学生人数、师资力量、专业设置、校舍以及校园占地面积等硬性指标来体现,办学规模大意味着上述各个方面指标均处于相对良性发展状态。办学规模体现的是“量”的增长,而非“质”的内涵的提升,即办学规模不等于办学质量。一般而言,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等多种因素来确定学校的办学规模。然而,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片面追求专业数量,一哄而上增设专业,不理智考虑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导致办学规模与自身发展需求不匹配,不能保证办学质量;一些高职院校片面地将社会发展需求理解为当前劳动力市场急需何种人才,对社会热门专业跟风而上,很少考虑自身是否具备开设此类专业的现实条件,同样难以保证教学质量。这些都使高职教育出现盲目追求扩大办学规模,而忽视走高质量的内涵发展之路。

2.高职院校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和创新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往往表现出迟滞性,专业建设不能根据产业结构升级做出有效的动态调整,导致供需错位。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提供技术创新服务、不能培养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就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不能体现高等教育的类型特色,然而,我国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普遍表现出内驱力不足等问题。

(1)办学模式单一,忽视人才培养特色。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各地的实际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实时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并确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具有不同的地情和校情,应当具有不同的办学模式,但是致命弊端之一就是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单一,“千校一面”现象严重。行业性的高职院校与区域性的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也都差异甚微,缺乏各自的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就很难适应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用人单位的多元需求。

(2)办学功能单一,忽视技术研发等社会服

务。高职院校的办学功能应该包括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培训等服务,但是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的功能是技能型人才培养,忽视了技术研发、社会培训等服务,其功能严重缺失,忽视了三者相互促进和提升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1]大多数高职院校办学普遍缺乏“研”的意识,走的仅仅是“产学”结合之路,而非“产学研”结合之路,对自身“研”的要求很低,突出表现在为企业提供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服务不多,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不大。究其原因,在于具备较高理论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高水平教师很少,研发的基本条件不具备,这些将严重制约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高职院校没有了“研”,缺乏“研”的能力,就自然失去高等教育的高等属性,其社会任务和运行程序不同,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也不一样,导致当前高职院校办学功能单一、人才培养规格偏低、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侧多样化的要求以及人才培养高质量的需求。

(3)教学管理制度老化,妨碍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要求高职院校一方面必须采用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必须面向市场办学。这种新的变化大大增加了学校内部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及管理机制已不能适应转型期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传统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培养“一刀切”等潜在的意识已经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使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步履艰难。

二、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选择

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着力从扩大有效供给入手,优化高职院校的供给侧结构要素,转变高职教育观念,走创新发展之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以满足需求端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在质量、效率及创新等方面的需求,以及学生受多样化教育的要求。

1.全力推进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提升供给的质量,而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同样是提升办学质量。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培养大量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面对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挑战;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育要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并作出了实施供给侧改革的部署。高职院校必须主动联系行业企业,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打好高职教育提质升级攻坚战,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1)突出前瞻性,高职教育在服务面向上主

动为区域行业产业发展服务,对接新常态区域产业新发展来设置专业,并按照区域产业新发展的要求,深化专业内涵建设。[2]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和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再深化、再突破、再出新。高职院校要更加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大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在人才定位上从以往技能型向技术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培养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即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供给质量,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

(2)注重创新性,坚持创新发展,激发高职教育供给活力,是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要义。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上要产学研密切结合,“研”对高职院校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教师技术研发服务提出更高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技术研发协同创新能力,增强高职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3]一是搭建研发平台,高职院校要以研发平台为依托,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研发平台成为产学研的结合体,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实现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对于能争取技术研发项目并愿意做技术研发平台的负责人,学校要为他们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在职称晋升、项目申报、成果评奖等方面予以倾斜,教师的待遇与责任明确了,教师自然就有积极性从事应用性研究。三是反哺教学,技术研发平台不仅是技术转化、新产品开发的孵化基地,更是技术性人才培养的教学场地,要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上,学生在指导教师的专业工作室或校企合作的研发平台参与应用研究工作,通过毕业设计应用课题的探中学,真正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注重开放性,高职院校必须同全球高水平院校开展合作与交流,以高水平国际标准来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坚持将中国特色和国际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把先进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与解决我国现实问题紧密相连,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职院校,大力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竞争力。高职院校尤其要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彰显发展自信,通过接轨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再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本土化,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专业标准,最后沿“一带一路”走出去,招收留学生并设国外培训点,为走出去企业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引进来、本土化、走出去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职业教育方案”。

2.更加重视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实施。

供给侧改革的高职教育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个人的职业倾向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匹配是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与职业成就的基础。高职院校办学的最大的利益相关体是学生,服务需求除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外,还应该树立起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的复杂性,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人才培养更应该关注生源的差异性,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擅长的一面挖掘出来,让每个学生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一要推广选择性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提倡扬长教育,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真正把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使之成为某方面职业的骨干人才。二要改革教学模式,使教学形式更加人性化、多样化、艺术化,高职院校的教师要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要教师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不足,更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质量。

3.建立体现高职特色的“三个课堂”相结合的育人体系。

供给侧改革的根本任务在于扩大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供给,优化高职教育资源的配置,推进内涵式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类人才除了重视第一课堂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外,还要把第二课堂学生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第三课堂学生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将能力与素质教育延伸到课外,扩大到校外,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教育环节,积极探索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三个课堂”相结合的育人体系,不断提升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必须合理考虑“三个课堂”各自的侧重点与整体的结合点,“三个课堂”各自有侧重点,有各自的教育目的和功能,但是“三个课堂”又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例如第一课堂的实训课,除了练习专业技术技能外,同时强调养成良好的实训习惯,以及培养小组的分工与合作能力,而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又是第一课堂知识巩固和专业能力提高的延伸和补充,同时也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具有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作用。

供给侧改革要求教师层面要据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探索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这是搞好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创新产品、创新工艺的能力,擅于针对行业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建设“创新型”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供给侧改革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对今后从事一线岗位工作尤为重要;学生的行为习惯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慢慢形成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化的教育过程。[4]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重复一个行为21天以上,会基本形成习惯,重复90天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印度有一句教育谚语,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所以习惯养成教育需要高职院校除了第一课堂文化知识传授、专业技能训练和习惯养成教育外,更要重视作为第一课堂延伸和补充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开展课外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使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养成的良好习惯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中加以固化,同时通过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行为养成教育活动,学生可以形成更加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教育活动要注意把学生个人需求和学校引导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体现在学生对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的选择性上,即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参加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同时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可塑性,学校要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并给出一定的制度规定以保障活动的质量。例如校内第二课堂要求学生早起、早练、勤参加课外社团活动等。由于一线工作岗位上下班时间往往规定比较严格,所以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就要养成“准时”的习惯。早起的习惯不仅能保证学生准时上课,更好地计划一天的安排,还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早练的习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或专业技能训练项目,不仅健身还可以练习技能,精湛某项技能;勤参加课外集体活动的习惯,集体活动要求各系结合专业实际,以社团或俱乐部为活动载体,提供丰富的菜单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仅能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合作能力,还有利于养成交往沟通的习惯。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高等工程

教育研究,2016(4):132-135.

[2]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

研究,2013(4):61-66.

[3]丁金昌.科教结合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J].中

国高教研究,2013(3):88-90.

[4]陈维忠.高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

技术,2012(5):13-14.

作者简介:丁金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