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历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快构建类型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坚持类型定位、强化类型特色,立足适应需求、突出满足需要,努力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以高适应性彰显职业教育高质量,并朝着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目标方向不断前进。
关键词: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1],这既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加快构建类型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精神,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和重要工作。本文在回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历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其后,党中央又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与时俱进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成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1985年提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198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教育改革决定》)[2],作为以中共中央名义印发的关于教育的综合性改革政策文件,其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改革决定》第一次提出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强调了纵向从初级到高级、横向与行业配套,同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今天看来,《教育改革决定》影响深远,这个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也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二)新世纪以来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持续探索
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持续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和投入力度,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与体系。200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3],文件第一次使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字样,同时强调了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灵活开放,具有无穷的探索之意。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4],提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较之以前政策,《决定》特别强调了中国特色,充分表明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同时,《决定》也强调了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充分体现了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根本。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系统部署了面向2020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并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提出建设中高职协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明晰化。
(三)2014年提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要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促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6]。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7],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了更具体的描述,中国特色基础上的世界水平是这个文件的鲜明特征,充分表明了我们正在探索一条中国特色基础上谋求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同时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8],比较全面系统地专门性地对职业教育做出了规划,也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应该说,从1985年提出构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到面向2020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容不断深化、表述更为精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导向更为明确。
二、党的十九大以来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谋划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做出要在职业教育领域“下一盘大棋”“打一场翻身仗”的战略部署[9],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程中迈出了更大更坚实的步伐。
(一)将职业培训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了总体要求,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0]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具体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培训是职业院校的法定职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至少包括培训,必须构建一个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统一相协调的体系,这为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明确了新的方向;二是要把现代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工作体系,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促进就业之间的关系。
(二)明确职业教育类型为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是在过去几十年的实践探索摸索,过去一个阶段国务院发布的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基础上,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作出的重大部署。《实施方案》明确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提出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11],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定位进一步明晰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12],提出了办好公平有质量、类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十大重点建设任务,作为落实《实施方案》的重要抓手,《行动计划》主要任务是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其中关于推进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具体举措表明了我国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导向,要求坚持中职发挥好基础作用,专科高职发挥好主体作用,同时,把稳步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摆上了重要位置,这不仅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战略构想,而且对中职、专科、本科乃至更高层次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性设计,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加快构建类型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加快构建类型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必须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出发,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瞄准时代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思考。
(一)坚持类型定位,强化类型特色
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和2021年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指示精神,深入研究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13],其基本思路是:
1.要把办学方向切实落到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上来。职业教育要瞄准国家战略,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努力做到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经营过程,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14],使职业教育做到地方离不开、行业都需要。
2.要把办学目标切实落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上来。各级各类学校会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职业教育就是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也就是说,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类型的总定位、中职、专科、本科或者更高层次职业教育应该有不尽相同的具体定位,如职业本科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3.要把办学模式切实落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实践证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职业化技术技能人才可行路径。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必须充分利用国家重视产教融合,出台一系列产教融合政策,鼓励支持和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城市和企业,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真正将其做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尤其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4.要把将培养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上来。作为以技术技能人才为基本培养目标的类型教育,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着力加强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和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课程教材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作为跨界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会做能创,就业有能力,创业有本领。
(二)立足适应需求,突出满足需要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是一个逐步认识和发展的过程,从全面系统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在“适应”和“满足”上下功夫。
1.着力“两个适应”,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技术升级最为紧密的教育,具有跨界特征。我们研究和构建职业教育体系,首先要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由于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各个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我们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要推动乡村振兴,就要把专业结构及其专业建设内容很好地调整到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信息技术产业上去,从而使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能够满足和实现国家对于类型教育的要求,对促进人才结构、教育结构的优化,尤其是推动产业结构乃至经济结构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2.着重“两个满足”,即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职业教育(包括终身学习)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虽然这些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很快,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总体而言,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还不是很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会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有需要通过中职——高职——职业本科途径参与学历型职业教育的,也有需要通过职业培训来提升岗位就业能力或转岗优岗的。对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落实,特别是当前职业本科教育颇受人民群众关注和期待,我们应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紧缺型技术技能人才也有具体的要求,我们应
该在学历层次、专业结构优化、课程教学更新、技术与内容结构等多方面深入研究和实践,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真正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三)努力做到纵向贯通、横向融通
如果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类型定位是前提,适应满足是要求,那么纵横关系则是其基本格局,只有构建起从层次、类型、价值等方面都被社会接受的格局,职业教育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对此,要努力做到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
1.构建纵向贯通的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应该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学校教育体系。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从中等教育改革开始的,逐步有了中等职业教育;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短期职业大学的自发发展,逐步有了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上世纪末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推进,使我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有了大的发展,于是形成了我国中等教育阶段职普大致相当,高等教育阶段高职教育“半壁江山”的格局,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始加大了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和研究。总体而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必然受到欢迎,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由谁来办始终存在争议。《实施方案》明确了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重要指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从试点走上稳步发展之路,从中职到专科高职再到职教本科,进而到专业硕士、博士的职业教育体系将不断完善。
2.建设横向融通的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要受到社会的重视,要增强社会吸引力,纵向体系的完善不可或缺。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研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和融通问题,必须牢牢把握《实施方案》提出的同等重要要求,使同一层次的各类教育之间可以相互融通,实现地位同等,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办法,以彰显职业教育特有的社会价值。
(四)以高适应性彰显职业教育高质量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15],这既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明确了目标。我们认为,党和国家之所以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在进一步扩大教育规模、增强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要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从而实现适应和需求相一致的质量要求。
1.这是从我国人才结构特点所做出的决策。我国的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上已不算少,但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好工作,而用人单位找不到好人才的矛盾同时存在,其深层次原因就是人才结构不匹配,我们提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就是要解决人才市场适应性和人才结构性问题,真正使人才学有所用,学用一致。
2.要推动职业教育适应性,必须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正因为这样,我们在研究类型定位时就强调了服务方向、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培养重点等方面的定位,这是增强适应性的前提。同时,我们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改革中狠抓落实,对此,我们需要抓好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落实,尤其是要深化“三教”改革。
3.关键是要制定类型教育的标准和制度。作为类型教育,要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形成自己的特点和特色,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建立起与类型教育相适应的标准和制度,包括学校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乃至校长标准,真正打造相对独立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真正为建设技能型社会做出贡献。
(五)朝着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目标方向不断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局,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所做出的重要决策,因此,面向2035年乃至更长时间我们所要构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深化改革开放是时代的要求,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不仅要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积极发挥作用,更要在中国经济伴随“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中形成主导力量。
1.在构建以我为主的职业教育标准制度上下功夫出成效。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在学习境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就职业教育而言,我们对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TAFE”、美国社区学院、英国“三明治”模式、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加拿大“能力本位”模式、中国台湾地区职技教育等都进行了学习和借鉴[16],时至今日,我们应该以“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我一家、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要求来进行新的探索,走我们自己的路,真正形成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世界水平职业教育,这应当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重点任务。
2.明确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立足点和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和指示中都已经十分明确,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为此,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到“九个坚持”,切实做好“四个服务”,尤其是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做到五育并举,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应当是类型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立足点和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4/13/c_1127324347.htm.
[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82.html.
[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755.htm.
[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zwgk/2005-11/09/content_94296.htm.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6]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624/c64094-25189804.html.
[7]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
[8]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406/t20140623_170737.html.
[9]陈子季.以大改革促进大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全面振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1-5.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1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12]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9/content_5548106.htm.
[13]周建松,陈正江.贯彻落实《实施方案》着力推进高职教育类型特色建设[J].职教论坛,2019(7):73-78.
[14]闽江学院牢记总书记嘱托,全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N].中国教育报,2021-04-14(3).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6]周建松,陈正江.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9(1):67-73.
作者:周建松,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会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