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山东省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6—2028年)》等4个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文章来源 : 山东省教育厅
|
时间 : 2025年11月13日 11:09:24
|
山东省教育厅
|
2025-11-13 11:09:24

11月12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山东省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6—2028年)》等4个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文生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请问省教育厅如何发挥好高校作用,为4个行动计划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李文生:近年来,省教育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着力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精准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4个行动计划要求,将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优化学科布局,筑牢产业发展“强支撑”。深入实施一流学科“811”建设项目,支持驻鲁部属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全力推动省属高校冲刺“双一流”,全面增强高等教育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力和贡献度。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定期发布《山东省本科专业鼓励发展清单》《山东省“十强产业”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为高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供指导。紧密聚焦机器人、现代食品、轻工纺织、现代冶金等4个产业发展需求,动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持续提升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

二、强化人才引育,激活创新发展“源动能”。紧扣科技创新和标志性产业链需求,统筹政策供给和资源配置,引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范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效。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新双高”改革试点,实施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计划,高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共同体、卓越工程师学院、山东高校新工科联盟等建设,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充分发挥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蓄水池作用,聚焦4个重点产业领域,依托各类人才工程,建立国家级人才潜力人选培育库,切实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强化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性支持,培养造就更多青年英才,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三、深化协同创新,打通产业赋能“全链条”。以4个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引导高校充分发挥高能级平台支撑作用,建强跨学科攻关团队,创新研究范式和组织模式,合力攻坚突破一批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加快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完善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推动高校充分融入“山东科技大市场”,常态化遴选发布“山东高校好成果”。前不久,省教育厅联合省科技厅等部门组织举办山东高校好成果发布活动,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滨州医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等4所高校集中发布5项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4.75亿元。深入实施“百校万企万师双进”行动,建强用好全省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举办校企产学研对接活动,推动校企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精准对接、高效落地,更好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