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大考,如何破题?高校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近日,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商学院党支部发起并持续运营的 “红领青年就业直通平台” 进行了一系列深度企业走访,先后驶入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安泰会计师事务所、百果园集团有限公司及金华众高儿童健康管理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通过打造“移动思政课堂”与“职场预演平台”,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精准赋能,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促就业的新路径。
“红色引擎”驱动,搭建校企协同育人“立交桥”
“红领青年就业直通平台”并非普通的校企合作项目,其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平台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由党支部牵头,将企业走访系统化、品牌化,使之成为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
在绿源电动车,学生们从一根钢管的淬炼到整车的智能组装,理解了“工匠精神”的当代含义;在安泰会计师事务所,夏所长关于“懂的事情要做精准,不懂的事情要学习”以及“拉开人和人距离的是业余时间做什么”的分享,让学生们感悟到职业成长的“底层代码”;在百果园,“好吃”战略背后的商品供应链与用户体验管理,让学生们看到了传统行业的现代商业模式;在众高健康,孩子们康复后的笑脸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价值。
“我们旨在破解高校就业工作中价值引领与实践赋能‘两张皮’的困境。”平台指导老师、支部书记表示,“支部搭台,不仅是送学生到企业,更是要让‘红色基因’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内化为学生可感知、可践行的职业精神和就业竞争力。”

“精准滴灌”赋能,实现从“走出去”到“送上门”的转变
该平台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精准性”。每一次走访都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围绕企业核心部门和岗位需求定制的“深度体验日”。平台前期精准对接企业人力资源与业务部门负责人,围绕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审计实务、康复教育等方向,组织学生与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
在走访中,企业HR现场解读“人才画像”,技术骨干分享创新历程,这不仅让学生对企业有了立体认知,更让企业得以在真实的互动场景中“预筛选”人才。据悉,在系列走访中,已有多名表现突出的“红领青年”现场获得了企业的“复试直通卡”或绿色通道资格,实现了人才输送的“精准滴灌”。
“这种模式效率高、靶向准,”一位参与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评价道,“这些学生党员展现出的综合素质和清晰的职业规划,令人印象深刻。这种由党组织背书、深度互动的模式,为我们建立了一条可靠的人才储备渠道。”

“平台效应”初显,打造可复制的促就业“样板间”
目前,“红领青年就业直通平台”已初步形成了 “价值引领-实践赋能-文化固化” 的良性循环。通过品牌化运营,其影响力已超越单一校园,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促就业工作法。

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促进就业的“硬支撑”,不仅可行,而且成效显著。随着平台持续运行,这趟“就业直通车”正驶向更广阔的天地,为更多学子“职”引未来,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红专并进”的优秀青年人才。
作者:钱玲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