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文旅青年向山行”社会实践队前往金华市武义县山下鲍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以专业所学为笔,热情为墨,深入挖掘古村文脉,赋能文旅新业态,为这座传统村落注入青春活力。
深扎乡土,调研把脉绘蓝图
实践队抵达山下鲍后,第一时间与村干部进行深度交流。 村书记梁仙洪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山下鲍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的厚重底蕴、保护现状及发展瓶颈。在村妇女主任的带领下,队员们带着精心设计的问卷,走村入户,倾听他们对山下鲍当下发展的真实想法。队员刘欣同学在整理百余份问卷后感慨,“游客渴望更沉浸的文化体验,村民期盼家门口的业态能留住人,这些一手资料对我们设计导游词、开发文创产品很有帮助。”调研成果最终凝聚成一份详实的报告,从山下鲍的现有资源与发展需求出发,为后续精准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对话匠心,非遗薪火映青春
探访非遗传承人是此行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山下鲍文化礼堂,队员们跟随木偶戏非遗传承人涂立平学习木偶戏表演,队员们先学握杆,三指扣、虎口托,再学借力。学习后,涂老师坦言:“现在木偶戏正面临严峻挑战,以前一年演出超600场,但如今手艺传承也出现了断层。希望你们年轻人用新的方式传播木偶戏!”队员们专注记录操作技法,拍摄影像,为木偶戏的数字化保护留存资料。
山下鲍所在的大溪口乡毗邻柳城畲族镇,队员们特意拜访了畲绣非遗手艺人蓝晓燕。作为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畲绣被列入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当色彩斑斓的畲绣呈现在眼前时,队员们纷纷赞叹不已。在手艺人的带领下,队员们认真学习畲绣基础针法。“瞧!这些畲绣图案很精美,体现着传统畲族文化,当然也是设计文创的灵感来源。”负责文创设计的柳婧同学笔记本上已勾勒出融合畲族元素的草图。
创意市集,古村新韵乐悠扬
“在学校社团活动里学到的点茶技艺在这里让我成为了人气王,很开心村民喜欢这样的活动!”实践队队长施佐特同学兴奋地分享,他作为点茶活动的负责人,耐心地教村民们点茶的操作技巧。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实践队举办的创意文化市集把活动推向了高潮。队员们充分利用当地竹和茶资源丰富的特点,精心设置竹编蒲扇、竹编灯笼、宋代点茶、茶叶贴画等四大非遗体验区。村民们在队员指导下,亲手编织竹编蒲扇,体验茶筅击拂的乐趣,以茶叶为笔在纸上作画,巧手扎制竹骨灯笼。活动现场格外热闹,欢声笑语不断。
“自己做的竹编灯笼,比买的更有味道!”村民李阿姨提着成品爱不释手。夜幕降临,实践队精心筹备的文艺晚会将气氛推向顶峰。队员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让村民们感受到了青春的朝气。
这个夏天,“文旅青年向山行”社会实践队深入山下鲍村,调研访谈,用脚步丈量乡村;对话匠心,用创意唤醒非遗;举办市集,用青春注入活力。队员们以青春智慧激活古村新动能,用实干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蓬勃力量,点亮山下鲍之夏,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作者:王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