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深耕实践育人沃土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文章来源: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时间:2022-09-21 09:15:04
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2022-09-21

近年来,潍坊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地方性”和“应用型”两个办学基点,不断深化实践育人理念,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

对接区域企业,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建设现代产业学院部署,紧密结合潍坊区域主导特色优势产业,积极主动与支柱企业沟通对接,努力寻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目前,已与潍柴集团、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建成了潍柴产业学院、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低碳技术研究院)三个实体性现代产业学院,不断完善产业学院治理体制机制,引导企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产业学院突破传统发展路径,发挥区域产业优势,通过多主体办学,构建实施“行业+企业+专业”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建设与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的专业集群,共建集学习领域与专业主干课程、实践课程相统一的新课程体系,建设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一流的工程实训实践中心,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产业学院实现专业共建、师资共培、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成果共用、共同提升的产教深度融合,将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和环境引入教学过程,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实施联合培养、订单培养,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链式”培养,对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学校在原有校企合作成果基础上,深入对接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围绕共建专业、共建实验室、共建课程教材、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基地等方面与企业进行沟通协商,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全覆盖,推动产学全过程融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不断丰富校企合作模式,破解校企多元融合体制机制难题,坚持“引入、对接、共建”的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交流沟通,为学生的就业创造双向选择的机会,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根据各专业特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的目标,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不断强化实践基地提质升级,打造了一批优质校外实践基地。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可以在确保实习实训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学生走出校门向社会过渡的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大大提升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加强师资培训,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改革教师招聘和职称评聘制度,完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健全校企教师双向流动机制。

学校根据专业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单位轮训、挂职、兼职,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教师机制,提升专业教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点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同时聘用行业或企业优秀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外聘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环节或开展高层次专题讲座,并在毕业设计(论文)等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中采取“双导师”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同时,拓宽学生了解行业或企业的渠道。

重视实践教学,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体系

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不仅保障实践教学经费列入财务预算指标,通过实践教学经费项目化管理和全过程绩效考核与评价,保障实践教学经费落实使用和效益最大化,而且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坚持将实践类课程建设、学生竞赛、实验室建设和教学设备等项目列入专项经费,在资金投入上体现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确保生均实践教学经费逐年增长,并通过各种途径争取社会和企业经费投入共同建设教学实训基地,以满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需求。

同时,积极试行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行业经历融入培养过程,通过实验平台强化学生基础实践能力,通过科研平台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行业资质平台考取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创新创业平台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将“基础实践、专业实践、职业实践、创新实践”相结合,将学历教育与行业资质教育有机衔接和统一,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